新疆霍爾果斯口岸,是我國西部通關歷史最長、綜合運量最大、自然環境最好、功能最齊全的國家一類陸路口岸,也是中歐班列的重要通道。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來,口岸積極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不斷提升開放層次,通過優化口岸資源、擴展口岸貿易等措施,正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新高地。系列報道《“一帶一路”口岸行》,我們今天走進霍爾果斯口岸,看看那里是如何打造成我國向西開放的“黃金通道”。
霍爾果斯口岸:打造向西開放"黃金通道"
霍爾果斯口岸,位于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州,毗鄰哈薩克斯坦;魻柟怪加谠,意為“駝隊經過的地方”或“積累財富的地方”。如今的霍爾果斯口岸是集公路、鐵路、管道、航空、光纜、郵件“六位一體”的交通樞紐和綜合性多功能口岸。在加快“一帶一路”核心區建設中,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
霍爾果斯口岸聯檢大廳內,每天10:30開始,探親訪友和生意往來的旅客絡繹不絕。從今年的1月8日恢復旅客通關以來,出入境旅客的人數越來越多。
霍爾果斯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邊防檢查處處長 季文旭:10年前我們口岸主要以邊民互市和探親訪友為主,現在就是各國的商務活動,人員也比較多,旅游團、一般的商務考察等一系列人員也越來越多。
來自河北的袁鑫是一名旅行愛好者,他聽說花70元錢就可以從霍爾果斯坐大巴出國游玩,于是就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出國游。
河北游客 袁鑫:因為“一帶一路”,所以我們非常地向往,而且剛剛免簽,我們可以用中國護照去到這么好的一個國家,據說風景很好。包括我還想去烏茲別克斯坦,我已經剛申請了一個電子簽證。
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新疆和內地游客選擇從這里出國旅行,口岸旅檢大廳的熱鬧還得益于2022年7月8日起,哈薩克斯坦對中國公民實施14天免簽入境政策。
記者在現場看到,每位出境旅客從邊檢到海關,不到10分鐘就可以辦完全部出境手續。而入境手續同樣簡單,健康申報可以通過手機掃碼,也可以現場一體機申報。
霍爾果斯海關查檢四科科長 薛強強:選擇你自己國家使用的語言進行自助申報,不到一分鐘時間就可以完成自助申報。打印完會出現一張紙質的二維碼,掃碼槍一掃就可以智能無感通關了。
客運通關的不斷加速度,讓霍爾果斯旅游市場迎來了邊境游跨境游的熱潮。新疆各大旅行社紛紛發起對中亞各國的旅游市場調研。
中青旅新疆國際旅行社首席運營官 買地尼亞提·海力力:因為新疆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的一個要道,如果說出境游周邊國家開始的話,這能促使全國的旅行團隊都開始朝著西邊由新疆來出境,等于是讓絲綢之路重新火起來。
霍爾果斯口岸:助力商品車整車出口
今年以來,霍爾果斯口岸的商品車整車出口呈快速增長態勢,今年1—8月經霍爾果斯公路口岸出口的商品車達6.02萬輛,同比增長115.9%,已成為新疆對外貿易的新亮點。
9月26日2:00,當整座城市已進入睡夢中,霍爾果斯公路口岸卻依然是車聲隆隆、燈火通明,一派忙碌的景象。
商貿公司工作人員:現在口岸環境比較好,24小時通關,我們也就趕著這個時間,多走點車,我們客戶也比較著急,就讓我們快點出關。
今年1月8日恢復全面通關以來,霍爾果斯口岸的整車出口呈現了井噴式增長,為便利整車出口,8月15日零時起,霍爾果斯公路口岸開始試行24小時貨運通關,成為新疆首個24小時貨運通關的公路口岸。邊檢、海關等職能單位密切協作,全力保障進出境車輛隨到隨放,最大限度壓縮出入境車輛運輸組織時間。
霍爾果斯海關監管一科科長 付鵬:符合報關條件的車輛報完關之后,憑著電子信息和卡口比對的信息,類似于在高速公路遇到的ETC,只要能拿他的電子卡往讀卡器上一放,系統讀取一般在20~30秒左右就可以完成通關作業。
隨著通關便利化水平顯著提升,國產車走向海外的步伐從“快步走”變成了“加速跑”。敏銳的企業家們瞅準商機迅速落地辦廠,中國整車出口霍爾果斯基地就創造了半天時間拍板、1個月時間落戶、4天開張的霍爾果斯速度。
中國整車出口霍爾果斯基地總經理 顧海峰:看到了中國對中亞、俄羅斯的貿易發展速度?春弥袊钠嚠a業,這種蓬勃發展,包括我們的技術,包括國外對我們中國車的認可和需求。
目前霍爾果斯公路口岸出口車輛涵蓋了國內29個汽車品牌,從事整車出口代理業務的公司達到80多家。顧海峰告訴記者,基地從今年5月開始正式營業,從當月出口200多臺到10月的500多臺訂單,翻了不止一倍,并從9月開始回本盈利。
顧海峰國慶節前接待了一個哈薩克斯坦商人,主要是來基地看國產新能源汽車。這已經是他一個禮拜接待的第三個國外經銷商了,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想要了解新能源汽車。
哈薩克斯坦商人 阿依本·阿吾巴克爾:新能源車也是他們剛剛認知,而且反響也特別好,跟其他國家比起來中國的性價比都非常好。
阿依本告訴記者,“一帶一路”倡議的十年,是中哈兩國發展最迅速的十年,霍爾果斯通關不斷加速,也體現出我國與中亞國家之間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2022年中哈貿易額首次突破了310億美元大關,同比增長23.6%,這是中哈建交31年來創下的耀眼成績。
今年開始,霍爾果斯商品車出口高歌猛進,9月22日,霍爾果斯公路口岸單日最高出境商品車達1585輛,整車出口歷史新紀錄被頻繁刷新。
“綠色通道”讓中國果蔬豐富中亞“菜籃子”
如今的霍爾果斯已經成為通往中亞、西亞、歐洲等地的物流樞紐和對外貿易首選地;魻柟古c哈薩克斯坦的努爾饒爾口岸之間,公路口岸通關不斷加速,開辟了農副產品快速通關的綠色通道,優先辦理,快速驗放,助推農副產品走出國門,遠銷海外。
一大早,這家物流園里一片繁忙,中國和鄰國的車輛隨處可見,一車車來自全國各地的蔬菜水果送進海關的監管庫,快速查驗后又馬上運出口岸,送往目的地國家。
霍爾果斯海關監管二科副科長 張坤:對于到達海關監管倉庫的這種出境果蔬,我們做到是即來、即驗、即放。
于成忠在霍爾果斯做果蔬出口生意已經20多年了,現在他每天都要和國外的經銷商們電話、視頻,詢問一下銷售情況。
進出口水果商 于成忠:目前整個國外的客戶對中國的這些農產品的需求量,今年比往年將近翻了1~2倍,特別是在10月份以后,到來年的5月份,哈薩克斯坦幾乎60%都是我們中國的蔬菜,他們對中國的蔬菜在品質上、質量上都是非常認可的。
從2019年9月28日開始,霍爾果斯到哈薩克斯坦努爾饒爾口岸農副產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正式開通。海關的數據顯示,今年1—8月霍爾果斯口岸出口果蔬5.2萬噸,同比增長56.7%。
進出口水果商 于成忠:山東蔬菜從采摘到運輸到霍爾果斯報關再出境,大概三天時間就能到阿拉木圖老百姓的餐桌上。
在中亞國家他們特別喜歡葡萄,大概到監管庫到報關到裝車到阿拉木圖市場上6個半小時。
中歐班列馳騁歐亞大陸 “朋友圈”越來越大
2016年3月19日,霍爾果斯口岸開行首趟中歐班列,7年來,進出境的中歐(中亞)班列數量年年攀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霍爾果斯口岸成為中歐班列西通道的重要支點。
目前霍爾果斯鐵路口岸開行班列線路77條,通達18個國家、45座城市,累計出入境中歐(中亞)班列已突破30000列,開行數量居全國鐵路口岸首位。
總臺央視記者 武兵:我腳下的這條鐵路就是中歐班列的進出通道,我前面不遠處的200米就是中歐班列走的最后的一道國門。從這里霍爾果斯的鐵路運輸口岸出發,到波蘭的馬拉舍維奇口岸只用7天的時間,對比海運節省了將近2/3的時間,同樣運輸成本也會大大地降低。
霍爾果斯站中歐班列司機趙勇介紹,他經歷了中歐班列從2016年的兩三天開行一列,到現在的每天18列,工作量雖然變大了,但他感到特別自豪。
烏魯木齊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霍爾果斯站運轉車間 趙勇:從最早8個人(司機)4班,我們現在都達到48人(司機)24班,再加上有時候人員調整,出國人數在50到52個人左右。
自2016年開行首趟中歐班列,霍爾果斯口岸已發展成為中歐班列向西通道的重要支點,“長安號”“義新歐”“渝新歐”,一列列奔馳的中歐班列“連點成線”“織線成網”,馳騁亞歐大陸,成為全球產業鏈的“大動脈”。
霍爾果斯海關關長 毛榮剛:我們中歐班列現在實現了鐵路快通,實現了秒級驗放,只要你手續齊全,到了口岸來,半個小時之內所有的手續都可以辦理完畢。中歐班列的霍爾果斯口岸去年已經達到了全國的第一位,去年進出中歐中亞班列7068列,是居于全國鐵路口岸之首。
跨境經濟合作區助力口岸邊貿經濟發展
作為我國第一個跨境經濟合作區,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近年來聚焦外貿產業、免稅購物、國際會展等特色產業,吸引了各國人士。如今在這里,能感受到口岸邊貿經濟的強勁復蘇。
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管理辦公室副主任 郭亮:我們中方區招商引資300億元,哈方投入也超過了10億美元。這么多人氣商氣在合作區內匯集,對我們政府這一塊提供了很大的信心。
章小庵是合作中心意大利免稅店老板,從意大利來到霍爾果斯的十幾年時間,她見證了合作中心的巨大變化。
意大利免稅店章小庵:2016年我們入駐的時候,那時候的話這里面還沒有多少家,現在的話這邊到處都是像我們這樣的店。
走在合作中心區內的大街上,來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旅客都是大包小包,收獲滿滿。
通關便利化,加快著霍爾果斯的進出口貿易。以此為主線,霍爾果斯在高質量發展中不斷加速跑。
霍爾果斯市常務副市長 劉智燕:我們的定位也是把霍爾果斯打造成新疆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增長極,新疆對外開放的一個前沿陣地。是讓我們更多的國產的國之重器、國有品牌能夠走出國門。
今年1—8月,新疆霍爾果斯口岸進出口貨運量2722.7萬噸,同比增長1.6%。其中,進口貨運量2268.5萬噸;出口貨運量454.2萬噸,增長28.5%。
今年截至9月28日,經過霍爾果斯口岸出入境人員達47.9萬人次,進出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人員293.1萬人次。
截至今年8月1日,經霍爾果斯鐵路口岸通行中歐(中亞)班列數量累計超過3萬列,居全國鐵路口岸首位。
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ABC三線從霍爾果斯首站入境,累計進口天然氣超過4000億立方,惠及國內27個省市5億人口。
(總臺央視記者 吳闖 李文杰 孫樹文 武兵 朱治宇)